來源:本發(fā)科技 瀏覽人數(shù):53 次更新時間:2016.11.07
古代編織最遠可追溯至4-5千年前的人類傳說文明時代,而現(xiàn)代編織機的起源則只有數(shù)百年時間,起源于英國。
1589年,英國一個名叫威廉•李(William Lee)的牧師設計了一種手動腳踏,用彈簧鉤針進行編織的機器,這就是現(xiàn)代編織
機的始祖。 威廉•李生活的年代,當時手工編織十分盛行。據(jù)說威廉•李結束了在劍橋大學的學業(yè)后,回到了故土—
卡爾文頓.他在開始了牧師生涯的同時,也開始了與那些幾乎終日不停編織著的姑娘們?yōu)槲榈纳?。他是一個不適應環(huán)境
的人,當看到姑娘們手中兩根棒不停地舞動,聽到棒針發(fā)出的汜汜的聲音感到很不舒服。突然,他的腦海里萌發(fā)出一
個念頭:為什么不能用數(shù)百根小針代替一根大針,用許多鉤子把環(huán)狀物提起來置于毛線之上,一次就打一排?為什么
不能制作一種自動的編織機呢?
威廉•李的想法中沒有什么特別新鮮的東西,北非的牧民們在公元前若干世紀已開始使用編織機和鉤子??椀靥旱?/span>
工匠使用的一種框架技術就跟 威廉•李想的框架相差無幾。新鮮的只是“編織機”的概念和用一排鉤子把編織的環(huán)狀物提
起來置于毛線上所用簡單的編織動作。
經(jīng)過3 年的努力,第一臺手動腳踏的編織機誕生了,威廉•李也以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揚名和生財?shù)牡缆?。他帶著機器到
宮廷去謁見伊麗莎白女王,希望得到編織機的壟斷權和專利權??墒桥鯇λ陌l(fā)明不感興趣,她認為編織機的發(fā)明
會威脅大英帝國的棉花業(yè),她還認為羊毛編織的襪子太土氣。為了能編織絲襪,他又花費了8年的時間??墒?,伊麗莎
白依然拒絕認可他的專利。他處境窘困,想在這個城市里尋找資助,可是沒有一個人對他的機器有信心。不久他又和
他的弟弟來到歐洲大陸,他們竭力說服金融家們興辦機械編織工業(yè),然而,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。1610年,這位編織
機的設計者在四處奔走,四處碰壁的絕望中客死他鄉(xiāng)。
在他死后,隨著紡織業(yè)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,人們終于認識到編織機的便利性,并由此推動了第一次工業(yè)革命。發(fā)展到今天,
編織機已經(jīng)不止局限于紡織行業(yè),鋼絲編織機,軟管編織機等新型編織機異軍突起,已廣泛應用于家裝廚衛(wèi),航天航
空,汽車工程等多種領域。